經歷前2年週期性下滑後,全球半導體產業在2024年逐步迎來復甦,近來根據世邦魏理仕最新研究報告指出,2023年上海IC產業銷售規模達到3,252億元人民幣(約新台幣14,748億元),占中國的26.5%,不僅位居中國首位,更成為重要的半導體研發和生產基地,可見在AI成為驅動產業成長的重要動能下,上海IC產業正迎來新一波發展契機。
半導體自給率持續提升 發展空間仍大
報告中指出,自2014年中國將IC產業發展提升至國家戰略以來,上海憑藉科技創新政策、產業鏈和人才優勢,推動技術創新和產品迭代,加速當地半導體產業的發展及在地化進程;數據顯示,中國半導體自給率呈上升趨勢,2023年預計達到23%,較2019年的15%明顯提升,但與70%的遠期目標相距甚遠,顯示產業仍有龐大發展空間。
產業生態完整 設計企業數量居冠
在產業鏈布局方面,上海形成了從上游軟硬體材料及設備,到中游生產及下游應用的完整產業生態系,其中IC設計占據中國內地晶片設計業者的重要比重,截至2023年擁有90家營收過億元人民幣(約新台幣4.535億元)的企業,數量居冠,深圳、北京分別以74家和67家位居其後。
製程技術突破 產線加速布局
在製造環節,2023年上海IC產量達到286億片,約占中國的8%,且目前上海已擁有20條已達產或待建設的產線,實現14奈米製程量產;在上游材料研發設備環節,上海微電子成功突破22奈米微影技術,蝕刻、清洗等設備已接近國際先進水準,同時大尺寸矽晶圓、光阻劑、濺鍍靶材等關鍵材料也已進入產線驗證階段。
張江園區擴張13倍 產業聚落效應顯現
以張江科學城為代表的產業聚落,也開始展現顯著發展成效,從2003年的「點」狀起步,到2013年的區域成形,再到2023年的城市規模,園區載體量體從最初的25.3萬平方公尺擴張至359萬平方公尺,成長超過13倍,目前更已匯集60家材料和封裝業者、20家製造和測試業者,以及超過400家IC設計公司,其中包括全球晶片設計前10大廠中的7家和中國晶片設計前10大廠中的6家。
圖/上海張江科學城目前已匯集60家材料和封裝業者、20家製造和測試業者,以及超過400家IC設計公司。擷取自张江高科網站
人才政策加碼 打造創新重鎮
而人才建設也成為產業發展的關鍵支柱,上海IC領域的人才占中國40%,透過科技創新人才落戶優勢和居留證審核時限縮短至3年等政策,持續吸引高階人才;「十四五」期間規劃興建20萬戶人才住宅,並將於2024年上半年推出新一波市級人才租屋補貼,累計向重點人才和青年人才發放3億元人民幣(約新台幣13.605億元)補助。
資本市場青睞 投融資規模可觀
產業政策利多和在地化的深入推進,使IC產業二級市場受到投資人青睞,2021年科創板掀起一波投資熱潮,歷經2022年的短期市場調整後,具備核心競爭力的硬科技企業逐漸成為資本焦點;到了2023年,上海IC產業投資基金總額達480億元人民幣(約新台幣2,176.8億元),融資金額達1,646億元人民幣(約新台幣7,464.61億元),展現強勁的資本市場信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