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北市因開發歷史悠久,老屋比例本就偏高,而隨著素地稀缺與新建案房價飆升,住宅交易結構亦出現明顯變化!根據永慶房產集團統計,台北市屋齡超過30年的住宅交易量,十年間從2015年的3278件增至2024年的6294件,增幅高達92%,交易占比也從31.9%提升至54.7%,顯示老屋已成為當前台北市房市交易的主流類型。
表/近十年台北市住宅交易屋齡占比變化。永慶房屋彙整提供
回顧2015年,台北市住宅交易主力為屋齡10年內的新屋,交易占比高達41%,對此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分析,當時南港重陽重劃區仍處開發初期,內湖、信義區也有大量土地供給,加上建商積極推案,使得新屋供給充裕;然而,隨著台北素地逐漸告罄,加上新建案房價水漲船高,住宅持續老化的情況下,到了2025年,30年以上老屋的交易量正式超越半數,成為市場交易主力;反之,10年內新屋的交易占比則大幅下滑至17.5%。
陳金萍指出,台北市房價位居全台之冠,為因應民眾購屋負擔,多數新建案紛紛轉向小坪數、高單價產品設計,使得部分購屋族轉向價格與坪數相對實惠的老屋市場尋求選項;根據永慶房產集團2025年第二季房產趨勢前瞻報告,雙北地區有超過三成的民眾表示願意購置屋齡30年以上無電梯集合住宅,為七都中比例最高。
針對購置老屋的顧慮,調查顯示,有超過六成民眾最在意建物結構安全與耐震能力,另有逾四成消費者關心水電管線老化與漏水問題;陳金萍補充,台灣位於地震帶,耐震性自然成為消費者購屋時的首要考量。
面對住宅老化問題,內政部於今年2月公布推動「老屋延壽計畫(草案)」,期望藉由補助與技術改善措施,在都更、危老之外提供另一項住宅改善選擇,延長建物使用年限、提升居住安全與品質;內政部表示,最快將於5月初提出初步規劃版本,未來若順利上路,將有助於居住老屋與購屋民眾的信心提升。
永慶房產集團統計也指出,十年間台北市各屋齡住宅交易量與單價變化明顯,其中30年以上老屋交易量成長92%,單價漲幅28%;10至20年屋齡住宅交易量亦增加50.6%,單價漲幅更達59.3%;而新屋(0至10年)交易量則驟減52.3%,反映出市場供給與價格結構的轉變。
表/2025 Q2永慶房產趨勢網路民調顯示,雙北地區有30%以上的消費者有意購買屋齡30年以上的無電梯集合住宅。永慶房屋彙整提供
如今台北市住宅市場交易重心移轉,加上即將上路的政策利多,未來老屋市場的活絡與安全升級備受期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