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著內需市場回溫,零售業者紛紛由租客轉換跑道成為店面屋主!台北市中正區新生南路一段一間床墊業者,近期以1.55億元買下原承租多年、約134.4坪的店面,展現企業深耕在地決心,也揭示自購店面的投資趨勢。
台灣房屋中正加盟店店東李毅甫指出,這間新生南路店面具備臨路、捷運東門站生活圈、寬敞的巷口角間等優勢,加上周邊聚集多家家具、廚具等家用品店家,具備聚客效益,「此次房東釋出物件,經營多年的床墊業者立即掌握機會買下,為長期經營奠定基礎」。
事實上,此波自購風潮並非個案,回顧近兩年,包括「橡木桶洋酒」分別以1.33億元、1.23億元買下台北信義區及新北三重的兩處店面;圖書文具店「墊腳石」也以1.38億元購入士林透天店面,都是從租客搖身一變成為店面地主的代表案例。
表/近兩年雙北購置店面自用案例。台灣房屋提供
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分析,租客買下自用店面優勢有三,首先是「不動產抗通膨」,特別適合現金流充裕的高單價零售業或診所業者,未來若不續營也能彈性出租;其次是「商業穩定經營」,業者在租賃期已熟悉商圈生態,自購後更能避免房東漲租或收回等風險;第三則是「資產累積獲利」,不動產具備長期增值效益,成為企業布局的重要策略。
第一建經研究中心副理張菱育補充,目前平均地權條例雖限制法人購置住宅須採許可制,但店面、商辦則不受限,「業者自購店面除了可將租金轉化為資產,每年的房屋稅、地價稅等相關持有成本也能列入企業支出,因此不少企業主才會採取『店開到哪、買到哪』的經營策略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