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明連假期間,全球市場突遭巨震。美國總統川普於4月2日拋出「對等關稅」政策,直指多國進口產品課徵高額關稅,引發全球投資人恐慌情緒,美股連環重挫,道瓊指數兩日重跌9.48%,費城半導體、S&P 500、NASDAQ與FANG+等指數全面潰敗,科技巨頭與半導體股遭遇空前拋售潮,彷彿2008金融風暴重現。
這場「川普效應」迅速波及台灣,台股今(4月7日)於清明連假後開盤即應聲大跌,加權指數大幅下挫2,086點,收盤前最低一度探至19,212.02點,跌幅超過9%,創下台股史上單日最大跌點紀錄。台積電跌停開出,股價重摔至848元,重挫94元,拖累大盤失守2萬點大關。上市櫃個股跌停家數多達1,760檔,盤面一片血紅,市場瀰漫極度恐慌氛圍。
關稅戰陰影籠罩 市場信心瓦解
川普祭出的「對等關稅」措施,讓歐洲與中國相繼反擊,雙邊課稅角力迅速升溫,貿易緊張局勢在短短幾日內急劇升高,成為壓垮全球股市的最後一根稻草。雖然目前尚未直接波及半導體業,法人分析,台灣作為高度出口導向型經濟體,若最終被納入主要徵稅對象,可能面臨高達32%的關稅負擔,對出口與企業獲利構成實質壓力。
此外,國際股市暴跌後恐慌情緒蔓延,臺指選擇權波動率指數(VIXTWN)今日盤中飆升至43.58點,漲幅高達75.73%,反映市場對未來波動的極度悲觀預期。更令人憂心的是,即便台股重挫,成交量卻未明顯放大,集中市場預估成交金額不到2,400億元,顯示投資人普遍選擇「觀望避險」,承接力道明顯薄弱。
政府緊急應對 防空措施上路
面對空前股災,政府與主管機關迅速應對。金管會宣布自4月7日至4月11日啟動三項緊急措施,包括調降借券賣出上限至日均成交量的3%、提高融券保證金成數至130%、並開放投資人以多元擔保品補繳融資款項。總統府也火速組團前往華府展開磋商,希望為台灣爭取關稅豁免,避免情勢進一步惡化。
然而,法人與專家普遍認為,在未見國安基金進場或美股止跌訊號前,市場尚難脫離恐慌泥沼。統一投顧指出,現階段操作宜保守觀望,等待籌碼沉澱與國際局勢明朗後再伺機進場。短期內,建議留意美股動向、融資餘額變化與政府後續救市動作。
黃金與不動產 成資金避風港
當股市風險急遽升高,資金自然尋找穩定的避風港。近期國際金價已悄然上揚,反映市場對黃金的避險需求回溫。黃金長期以來具備抗通膨與對抗市場動盪的能力,在地緣政治與全球貨幣政策持續不穩的情況下,具保值功能的黃金將持續受到關注。
同時,部分資金也轉向房地產市場。雖然目前台灣房市正面臨高利率與管制政策壓力,但在通膨預期下,實體資產仍具有一定吸引力。若未來股市資金出走,加上利率見頂訊號浮現,不排除部分投資人提前布局,特別是在精華地段或具剛性需求的住宅產品上,可能出現資金回流現象。
投資人該何去何從?
面對前所未見的股災,投資人該如何應對?專家建議,第一要務是控制風險,避免因短線情緒追高殺低。應審慎檢視自身資產配置,評估是否過度曝險於高波動資產。第二,可適度將資金轉入避險資產如黃金,或觀察房市進場時機,以強化資產防禦性。
當前局勢仍多變難測,台股是否已見底仍有待觀察。唯有冷靜應對、調整心態與策略,方能在亂世之中,為自己的資產找到真正的立足之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