汽車數量逐年攀升,「車位」已從附屬空間轉為具備資產性的獨立標的!根據台灣房屋統計內政部實價登錄資料,2020至2024年間,全台六都車位價格全面上揚,其中以台中市漲幅最高,達49.1%,五年間平均總價從75.5萬元成長至112.6萬元,成為全台車位資產化速度最快的縣市。
從交通部公路局數據觀察,全台汽車登記數量從2020年的819萬輛提升至2024年的868萬輛,成長近6%;與此同時,六都中以台北市車位價格最高,2024年平均已達201.8萬元,是台南市(93.6萬元)車位均價的2.15倍,也意味一個台北車位可購得超過兩個台南車位。
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,台灣正進入「少子卻多車」的使用結構,加上早期蛋黃區多為未設車位的老舊華廈,車位供給長期偏少,推升停車空間成為高度競逐的稀缺資源,「以台中為例,近年人口增加,大眾運輸系統相較北台灣仍待補強,使私家車依賴度居高不下,進而帶動建商在新案中積極利用剩餘容積規劃車位,推升整體交易價」。
除中部漲勢明顯外,南部市場同樣不容小覷,高雄與台南五年車位均價分別上漲38.1%與37.2%,顯示中南部購屋族對於完整機能社區與停車空間的需求同步提升,車位不再是附屬配備,而是體現生活便利與資產保值的核心。
至於車位交易的天花板,仍由北市豪宅市場穩居,統計資料顯示,2024年信義計畫區「首席公館」有買方一次購入同層兩戶、共4個車位,總價高達3,700萬元,換算單車位約925萬元,已相當於中南部一戶小宅價格。
針對購買車位時的實務問題,張旭嵐提醒民眾,應特別注意「是否為獨立產權」,「若屬於公設型停車位,僅具使用權、無法自由轉售;具備產權的車位雖可買賣,但仍須詳閱社區規約,確認是否限制非住戶進出或使用」。
此外,若單獨買賣車位,仍須依「房地合一稅」規範計算資本利得稅,第一建經研究中心副理張菱育提醒,短期內出售獲利將面臨最高45%的稅率負擔,購置前應謹慎評估持有策略與稅務規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