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期地震頻繁發生,民眾居住安全意識提升,監察院日前在涉及公共安全及人民權益下,針對貫穿人口密集之大臺北都會區緊鄰五股洲子洋重劃區、塭仔圳重劃區的「山腳斷層」申請調查確認震災評估,確認地方政府推動重大建設計劃時,有無審慎考量。
對此,元宏不動產加值服務平台創辦人周昆立指出,目前全台有36條未來可能發生地震的活動斷層,這次被質疑緊鄰塭仔圳、洲子洋重劃區的「山腳斷層」,就經過雙北樹林、新莊、泰山、五股、北投、金山等區域,確實經過不少正在發展或是人口密集的房市熱區,未來若真有大地震發生,不僅房價會受到衝擊,民眾居住安全勢必受到影響。
不過,由於山腳斷層是正斷層,要發生大地震、醞釀時間可能非常長,根據臺灣地震模型(TEM)研究團隊2020年研究公布的「未來50年台灣孕震構造發震機率圖」就可發現,雖然台灣到2070年發生規模(Mw)大於6.5的地震機率為99%、發生規模7.0Mw以上的大地震機率也有54%,但「山腳斷層」未來50年發生地震規模7(Mw)的機率僅6%,顯見發生強震機會並不大,民眾不用過度恐慌。
圖/未來50年台灣孕震構造發震機率圖。臺灣地震模型(TEM)研究團隊提供
不過,周昆立也提醒,發生強震機率低不代表不會發生,特別是台灣位處地震帶,何處不危險,加上目前全台耐震力不足的老屋量驚人,屋齡30年以上的老屋到年Q1就高達483萬宅,佔住宅存量超過52%以上,呈現遍地是老屋的情形,未來如果在都會區發生強震,恐怕會帶來相當嚴重的損害。
周昆立指出,遇到大地震時,最怕房屋耐震力不足及土壤出現液化導致建物倒塌出現傷亡。因此,民眾未來民眾買房有以下兩點需特別注意。
第一、 留意房屋是否位於土壤液化高潛勢區
台灣都會區遇強震有不少土壤液化風險,所謂的土壤液化是指「砂質土壤」結合「高地下水位」的狀況,一旦遇到一定強度的地震搖晃,就會導致類似砂質顆粒浮在水中,因而使砂質土壤失去承載建築物重量的力量,造成建築物下陷或傾斜。土壤依其液化程度不同,可分成高度風險、中度風險及低度風險,如果在中、高度風險區發生強震,土壤就容易液化導致建物倒榻,很容易會造成大傷亡。民眾買房前可到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查詢3D災害潛勢地圖,盡量避開高潛勢地區。
第二、 特別注意建築的耐震力與抗土壤液化的設計
若民眾發現房子位於土壤液化中、高潛勢地區也不用太擔心,只要購屋時留意建物的耐震設計與抗土壤液化設計,如:規劃建物可耐七級強震,或利用三層以上的地下室或基樁設計,依然可以使未來發生大地震或是土壤液化造成的傷害降到最低。
最後,周昆立指出,台灣處於地震帶,民眾就算居住在非斷層區域,也難以確保一定不受影響且安全,因此,民眾買房時更需要重視的是房屋結構耐震設計與施工品質。雖然,近年原物料價格上漲加上全台缺工問題,讓很多人會擔心選擇蓋耐震住宅成本會很高,但其實目前市場已經有兼具省成本與創價效果的抗震輔助工具,如:卸震鋼甲RBone,可以讓民眾「花最少的成本」,蓋出可耐7級強震、大樓而不倒的耐震建築,這對重視居住安全的民眾或是想蓋得更安全迎合市場需求的建商,就是可以多家採用的方案,也許就能在兼顧成本與安全的狀況下,避開未來遇到強震產生傷亡的風險。
(文:元宏不動產加值服務平台創辦人/周昆立)
周昆立
◎現職:
元宏不動產加值服務平台創辦人
◎學經歷:
中興大學應用數學系、中央大學統計所畢業、北科大EMBA資財、業界知名「謄本達人」
◎專長:
地籍富數據分析應用